1993年,91岁的周培源教授依旧保持着他一贯的习惯,每天早晨大声对83岁的妻子王蒂澂表达深情:“我爱你,60多年来,我只爱过你一个人!”由于右耳失聪,周教授的话语通常声音非常响亮,连邻居和家人都能听到这句情真意切的表白。然而,在场的所有人都没有笑,心中只有浓浓的感动和敬意。
周培源,1902年出生于江苏宜兴的一个书香世家。父亲周文伯是清朝的秀才,深受古代儒家教育的影响。在父亲的细心教导下,周培源从小便展现出了超凡的智慧与勤奋,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。17岁时,他考入了清华学校的中等科,开启了他的学术之旅。
1924年,周培源从清华学校高等科毕业,凭借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庚款留学计划的资格,前往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的数理系深造。在美国,他用短短三年半的时间,先后获得了学士、硕士和博士学位,且毕业论文荣获了学校的最高荣誉奖。这一成就使他在学术界崭露头角。此后,周培源又赴德国和瑞士,师从两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——沃纳·海森堡和沃尔夫冈·泡利,专注于量子力学的研究,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学术造诣。
展开剩余82%1929年,带着“学术救国”的理想,周培源毅然放弃了海外的高薪职位,选择回到祖国。他成为了清华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物理教授。回国后的周培源潜心教学,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者,其中包括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彭恒武、光学工程奠基人王大珩、空气动力学家郭永怀等,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了“两弹一星”的功勋人物。
然而,周培源的学术生涯异常繁忙,几乎没有时间去关注自己的婚姻大事。随着年纪的增长,亲朋好友们开始为他操心。某天,朋友的妻子刘孝锦找到周培源,递给他一叠照片说:“看看这些女孩,挑一个喜欢的,咱们给你安排个相亲。”周培源觉得有些不好意思,刘孝锦开玩笑道:“男大当婚,女大当嫁,别害羞,快看看吧。”
在翻看照片时,周培源被一位名叫王蒂澂的女孩吸引。王蒂澂当时就读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,品学兼优,而且天生丽质,入选了学校的“八大美女”。但更为难得的是,她思想开明,完全没有传统女性的封建观念,这深深打动了周培源。刘孝锦看出周培源对王蒂澂产生了兴趣,欣喜地表示,马上为他们安排见面。
命运的安排总是让人感叹,第一次见面时,周培源便对王蒂澂一见钟情。他虽然想要认真追求她,但又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心意。无奈之下,他记起了朋友的建议:“如果喜欢一个女孩,就在餐桌上给她夹菜。”于是,在接下来的相亲中,周培源频频给王蒂澂夹菜,只是他夹的竟然是王蒂澂最不喜欢的韭菜。王蒂澂看到满盘的韭菜,哭笑不得,但她也透过周培源那份真诚和朴实,感受到他那颗澄澈的心。
1932年,周培源与王蒂澂结婚,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亲自为他们主持婚礼。婚后的日子里,周培源每天都会牵着王蒂澂的手在校园里散步,成了清华园里一道温馨的风景。与许多理工科男生不同,周培源从不吝惜向妻子表达自己的爱意,几乎每天都会说一声“我爱你”。虽然有时王蒂澂会觉得有些害羞,但周培源始终不以为意,乐此不疲地将爱意表达出来。
然而,生活并不总是温馨如意。1935年,王蒂澂不幸患上了肺结核,这在当时几乎是绝症,而且传染性极强,王蒂澂不得不住进了疗养院,和家人隔离。周培源不仅要继续工作,还需要照顾年幼的孩子。尽管生活异常忙碌,周培源每个周末都会骑车,往返五十里去看望妻子。有时候,探视时间到了,护士们会不客气地将他赶走,但周培源常常不舍地迟迟离开。每次临走时,他总会通过病房的窗户口型对王蒂澂说:“我爱你,记得好好养病。”
这份不离不弃的爱给了王蒂澂极大的勇气和力量,经过一年的治疗,王蒂澂最终奇迹般地康复了。然而,小家的平静并未持续太久。抗日战争爆发后,清华大学迁往昆明,与西南联合大学合并,周培源一家也定居在了那里。
由于王蒂澂的身体状况一直不佳,周培源毫不犹豫地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。每天早晨,他早早起床做好早餐,送女儿上学后才去学校上课。晚上,他又要备课、照顾孩子,常常忙到深夜。每当王蒂澂半夜醒来,她常常会看到丈夫仍在灯下埋头做研究。这时,她会默默起床,端上一杯热水,放在丈夫的书桌旁。尽管生活艰苦,但他们之间的深情厚意,仿佛细水长流,温柔而持久。
在西南联大的六年中,周培源培养了杨振宁、钱伟长、陈省身等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,而他自己也在物理学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,被公认为湍流模式理论的奠基人。尽管那段日子条件艰苦,但他们却一直珍藏着属于他们的小幸福。
1943年,周培源应美国海军部邀请参与鱼雷空投的科研工作,提出了自己明确的要求:不入外籍,且必须随时可以回国。1947年,完成工作后,周培源和家人谢绝了美国政府的入籍邀请,坚定不移地返回了祖国。
此后的几十年里,周培源始终尽心尽力地为祖国做出贡献。他不仅在清华大学继续任教,还担任了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,并在北京大学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力学专业,领导建设了北大的三元低速风洞。此外,他还将自己珍藏的145幅古代书画捐赠给国家。
无论他在哪里工作、生活,周培源始终坚持每天对妻子说:“我爱你,这么多年来,我只爱过你一个人。”这一习惯延续了整整61年。
晚年的周培源由于右耳失聪,声音变得特别大,家人和邻居们常常能听到他的大声表白。然而,大家都没有笑,只有满心的感动与敬佩。
1993年11月24日,91岁的周培源早晨感到身体不适,但依然像往常一样说:“我爱你。”妻子王蒂澂劝他休息,周培源应声答道:“好的。”然而,他这一躺下再也没有醒来。告别仪式上,王蒂澂因心痛不已,在丈夫的口袋里放入了一张纸条,写道:“培源,你是我最亲爱的人,你永远活在我的心中!”
周培源被誉为中国科学界的一代宗师,培养了无数科学家,他的贡献深远而广泛。而他对爱情的执着和忠诚也感动了无数人。每天对妻子说“我爱你”,一生只爱一个人,周培源用不变的真情诠释了对爱情的珍视,对妻子的深深依恋。
现实中,许多夫妻因为生活琐事忽略了对彼此的表达,渐渐消磨了感情。而周培源和王蒂澂的爱情,如同坚固的建筑物一般,经得起岁
发布于:天津市658配资-股市配资平台-配资咨询平台客服24小时在线咨询-配资股网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